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手册 > 正文内容

教你如何破解宝宝的行为暗语

微客居2023年08月09日 00:28:27育儿手册1054
因工作原因,无精力运营,欲转让该域名(weikeju.com 味可居,威客居、微客居)及数据 。合作联系方式:cnganen@wo.cn

谁说只有大人才会见风使舵、见机行事、察言观色!宝宝年纪虽小,智力却不可低估。对不同的对象,他们有不同的行为暗语。大人们可要把握好他们说暗语的规律,才能找到破解的最佳方法。另外,不同身份关系的人,对宝宝的同一暗语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一起来看看有关宝宝行为暗语的趣味规律吧!

规律一、宝宝过招先挑人

【家庭篇】

关于抱抱

当宝宝与祖辈外出同行时,总是变相地提出需要抱抱的要求,或者是突然变得乖巧,选择自己走路。因此要求抱抱的几率50%。

当宝宝与妈妈外出同行时,走不到两步,或者是回家途中就要求妈妈抱抱。因此要求抱抱的几率是100%。

当宝宝与爸爸外出时,从不主动提出抱抱。当妈妈在时,也依然是寻求妈妈抱抱,因此妈妈就会把这“特殊待遇”转送给爸爸。因此要求抱抱的几率25%。

关于看电视(生活中类似的劝告)

当祖辈说:“不要太近看。”宝宝总是很配合的走远,但过一会儿就又回到“初始状态”。

当妈妈说:“不要太近看。”宝宝总是装作没听见,采取忽视的战略。

当爸爸说:“不要太近看。”宝宝则会适当收敛,像接到“上级命令”似的,虽有不甘但也是乖乖坐在远处。

为什么“中招”的都是妈妈,而祖辈们却可以偶尔“尝到甜头”?

宝宝的第一个心理发展期是2岁以前,是依恋期。十月怀胎的“相依”使得宝宝认为在妈妈那里能得到足够的确定的安全感。因此,宝宝是和妈妈形成一个共生的关系状态。认为妈妈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自己。在此阶段即使是爸爸,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个“外人”。而对于祖辈,聪明的宝宝有时会以讨巧的方式从始终宠爱自己的祖辈那里得到满足。长期相处,知道有求必应,因此可以“好言相告”,不让这种疼爱消失。

【外人篇】

关于玩耍

当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闹时,宝宝总是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当带着宝宝与亲戚朋友相聚时,宝宝则显得沉默寡欢,不爱叫人也不爱笑。

关于发脾气

当与同龄小朋友出现矛盾时,总是直接了断表达自己的不悦感。常常以标志性的语言“哼,我不跟你玩了!”作为一次玩乐的结束。

当宝宝看到妈妈因和亲戚朋友说笑时,内心极度不悦却不愿意直接表达,总是以“找茬”的方式获得妈妈的关注,让妈妈无所适从。

为什么同样是接触新人,宝宝的反差如此之大呢?

宝宝正处于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喜欢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当遇到变化,则会产生不安、恐惧、愤怒等情感。而宝宝的故意“找茬”以及哭闹也是因为妈妈对宝宝关注度的前后落差导致的主导原因之一。此阶段的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会产生高兴的情绪。对待同龄小朋友和长辈的不同态度与行为,也正是宝宝观察力开始形成的重要表现。

规律二、面对宝宝哭闹身份决定战斗力

关于宝宝的哭闹问题

祖辈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无论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让宝宝停止哭闹。战斗力中等。

爸爸只能“隔岸观火”。当安抚不成功时,只能求助于妈妈。战斗力弱。

妈妈的好言相劝时而依心情而定。战斗力高。

其实这些都是宝宝启发你的:

1.当出现“隔代亲”的现象时

父母可以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告诉自己的父母过度溺爱宝宝的危害性,别因此导致宝宝与祖辈更亲近而疏远父母的局面。

2.当宝宝过于依恋妈妈不愿意与爸爸亲近时

妈妈应该注意自己是否提供太少宝宝与爸爸相处时间和空间,在育儿方面是不是都太亲力亲为,导致自己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宝宝却疏远爸爸始终“粘着”妈妈的局面。而爸爸在此阶段则要多注意与宝宝的情感培养,提高育儿参与程度。

3.当宝宝在陌生场合吵闹、哭闹时

爸爸妈妈们都该注意是否让宝宝感受到了关注度的前后落差;在平时,是否忽视了这方面的引导与沟通。例如在外出之前,妈妈可以先和宝宝做好沟通,让宝宝事先了解可能会接触到哪些新事物新环境,宝宝需要怎么做,扫除宝宝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在对待宝宝行为暗语的育儿历程中,到底是谁完胜了呢?

其实宝宝此阶段的行为暗语的表现不过是宝宝开始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了。有时爸爸妈妈觉得宝宝执拗,相反,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也可能是在执拗的。因此爸爸妈妈应该以耐心,平等的心态去和宝宝沟通去引导宝宝。而爸爸妈妈之间的相处,爸爸妈妈与老人的相处都是宝宝“言传身教”的好榜样。所以,爸爸妈妈们,知道宝宝会产生行为暗语的原因了吗?是否领悟到宝宝的行为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呢?快去亲亲你们家的宝贝吧!你们口中的“小鬼灵精”正在长大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站文章来源自创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如需发布您的商业信息,请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本文链接:https://weikeju.com/post/498.html

标签: 1-3岁教育

“教你如何破解宝宝的行为暗语” 的相关文章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1、抚触有利于宝宝的生长   抚触能够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受器官——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使机体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内分泌激素的活力增加,促进宝宝营养物...

妈咪注意 宝宝皮球里暗藏危险

妈咪注意 宝宝皮球里暗藏危险

  从三个月到三岁,一只普通的皮球带给宝宝的乐趣很可能是别的玩具替代不了的,但宝宝玩球时的安全问题往往被妈妈们忽略了。事后很多的妈妈最会埋怨道,这个小球,看起来没什么,可是我宝在家玩气球时,不小心摔倒...

让宝宝饿一饿 多少妈咪能做到

让宝宝饿一饿 多少妈咪能做到

  在传统育儿观念里,宝宝胃口好,吃得越多,代表他身体越健康。其实不然,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有句俗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

婴儿日常饮食 需要避开5个禁忌

婴儿日常饮食 需要避开5个禁忌

  一忌硬、粗、生。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因此,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二忌咀嚼喂养。有些...

简单三步 让你的宝宝爱上吃饭

简单三步 让你的宝宝爱上吃饭

  宝宝不吃辅食解决第一步:辅食类少变   孩子的味觉是很敏感的,因此有的家长害怕孩子不适应,而一味地给孩子吃同一种辅食,而有的家长又想让孩子有新鲜感,而总是变化不同口味的辅食,其实,这两种做法...

警惕血管瘤 聪明妈妈3步来预防

警惕血管瘤 聪明妈妈3步来预防

  在宝宝对疾病未形成任何恐惧意识前,家长才是他们的康的真正守护者。常言说,家长的选择决定血管瘤宝宝的未来。北京永安中医院血管瘤诊疗中心仲华利主任提醒家有血管瘤患儿的聪明妈妈,务必做好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