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早期教育 > 正文内容

家有任性宝宝 我该如何是好?

微客居2023年08月09日 15:10:27早期教育867
因工作原因,无精力运营,欲转让该域名(weikeju.com 味可居,威客居、微客居)及数据 。合作联系方式:cnganen@wo.cn

  虽然任性是孩子普遍的性格行为,但是家长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早加以引导,别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性格。

  放任宝宝任性的危害

  任性是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幼儿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

  幼儿任性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情绪、要求与脾气。

  如果这些消极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强化他们的不良个性品质。同时,幼儿任性时通常会伴随着烦躁、忿怒的情绪。一次情绪失控对身心影响不大,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了。

  宝宝任性的原因

  宝宝上幼儿园,老师评价宝宝各方面都不错,就是脾气非常大。其实,宝宝从小就一股牛脾气,一阵一阵的,有时候犯起脾气,就任性地胡闹,谁的话也不听。宝宝说喜欢同伴玩具车。家长知道宝宝的脾气,就赶紧给买来了。谁知又不对宝宝的心思。宝宝就开始发脾气,又哭又闹,怎么劝说也不行。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父母过分娇宠、纵容是宝宝任性的结果。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倍至,对孩子的要求诚惶诚恐。无节制、无原则地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照顾不周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孩子自然会得寸进尺。

  任性的解决策略

  1、尊重他的决定

  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如果不尊重宝宝,不管他提的要求合不合理,有没有实现的可能,都予以否认,这样宝宝的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满心理,产生对抗情绪,容易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或是不敢提出正当的要求,一味地顺从大人,行为畏缩,胆小怕事,从而失去个性。

  2、不无原则地满足宝宝

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宝宝如果宝宝的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你无原则地迁就他,渐渐地,宝宝必然为所欲为,自私自利,不讲道理,任性蛮横。因此,只有宝宝得到尊重的同时你又不迁就他,宝宝的心理才会健康发展,才能使宝宝既有鲜明的个性又不至于任意妄为。

  3、让宝宝明白

  满足是有条件的如果觉得宝宝的要求合理,再有条件地满足他。让宝宝明白:满足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父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如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多征求宝宝的意见,同时给宝宝一些限制条件,例如,让他只能在几套方案中选择,超过了条件限制便不能满足要求。只有这样,宝宝才会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站文章来源自创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如需发布您的商业信息,请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本文链接:https://weikeju.com/post/645.html

标签: 行为习惯

“家有任性宝宝 我该如何是好?” 的相关文章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这是孩子的一大幸事。然而,日趋沉重的社会压力,已让繁忙的年轻父母渐渐淡忘了这份责任,孩子伴着故事入睡的愿望垂垂成为了一种奢侈。其实,父母每天就算再忙,也要抽个半个小时,给孩子讲...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这是孩子的一大幸事。然而,日趋沉重的社会压力,已让繁忙的年轻父母渐渐淡忘了这份责任,孩子伴着故事入睡的愿望垂垂成为了一种奢侈。其实,父母每天就算再忙,也要抽个半个小时,给孩子讲...

找到小诀窍 让宝宝爱上学数学

找到小诀窍 让宝宝爱上学数学

  其实数学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学科,让宝宝从小就体会到它的普遍性跟重要性可是非常有必要的哦!下面我们将介绍7个小秘诀给各位爸妈,这些方法对提高宝宝的数学智能都十分有帮助哦!   1、每天都要用到数...

孩子才艺培养 四大谬论别相信

孩子才艺培养 四大谬论别相信

  孩子学艺术,首先家长要对孩子所学习的东西有所了解,不要走入一些误区,这样才能给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在此,小编就孩子学艺术的四种误区跟各位爸妈讲讲。   谬论一:五音不全没法改变   孩子...

再忙 也不要忘记每天关键60秒

再忙 也不要忘记每天关键60秒

  爸爸妈妈白天忙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玩、陪孩子说话,亲子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吗?工作繁忙的父母怎样和宝宝保持亲密的关系呢?其实日常工作再忙,家长也可以抽出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你浓浓的关爱...

私家珍藏:宝宝专注力的培养法

私家珍藏:宝宝专注力的培养法

  孩子“三心二意”代表“不专注”吗?相信每个看到这个问题的爸爸妈妈都会在心里打个大大的“?”。   按理说,这二者之间应该画上等号才对呀!不过对小孩子来说,这个等式确实不成立,因为他们天生就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