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平常都是从《三字经》念起
中国古时间教学,学堂的老师教门生,教句读,只是教他背诵,教他认字,不讲授的。小孩六、七岁上学,一样平常都是从《三字经》念起,诸位要晓得,《弟子规》不是学校的课程,学堂是学校,不是学校课程,《弟子规》是在家内里父母做给后代看的,是家庭教诲。以是,根在家庭。中国五千年的教诲特色便是家庭教诲,从小孩出生眼睛伸开,耳朵会听、眼睛会看,他就在学习。大概从什么时间起?在我想应该是三、四天,小孩生下来的三、四天,他的眼睛耳朵就管用。天天在看大人做些什么?大人说些什么?那个印象都印在他阿赖耶识里,以是到三岁就相当成熟。做父母的(便是大人)在小孩面前都要端端正正,不行以让他有负面的、不好的影响。
真正要做到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齐备都要合乎礼节,要合乎操行,那便是《弟子规》的原则。做给小孩看的,这是身教不是言教。你天天这样做,到三、四岁他真的就学会了,他办事待人接物就很有分寸。你们在册本里头念到,孔融四岁让梨,他明白恭敬兄长,明白孝顺父母。他看到了他的父母怎样孝顺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怎样恭敬他的哥哥,这他学会了。
六、七岁上学,开始学校教诲。学校教诲是家庭教诲的连续,这个时间再言教。有许多事情小孩学会了,不明白原理,知道是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晓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时间父母说不出来,谁说?老师说。老师教门生孝悌忠信,这种伦理操行的教诲就在小学,非常珍视。老师要做门生的模范、模范。以是老师虽然是一个穷秀才,他在社会上非常受人尊重,为什么?他是社会大众的模范,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举动世范」,他是门生的模范。以是偏重在身教,偏重在生存教诲,特别偏重在人与人干系的教诲,以是他调和。家庭友好、社会友好、国家友好、天下友好,是教出来的,不教怎么行?
儿童的影象力最好,人一生当中都是有阶段的,这个阶段影象力最强,就利用他这种特性,通常要记的东西齐备在这个时间教你背诵。门生伶俐不一样,老师怎么教?一试就出来了。从前古时间的册本是木刻版本,通常一壁十行,一行二十个字,都是用这个要领来刻的,你说不科学也挺科学的,不管哪一家出的书都一样,第几页、第几行字都雷同。我们中国古时间有这种要领,不像现在每一家出版的东西,同样一本书页数不雷同,很不方便。
学习的内容虽然不讲授,大概意思渐渐都能明白,肯定要在一样平常生存当中去落实。小学阶段偏重于操行,在学校内里要事奉老师,佛经上讲得很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要为老师办事。以是洒扫应对,替老师办事,这时便是学习生存教诲。你在学校里会奉事老师,你回到家内里就会奉事父母;你在学校不能奉事老师,你回家就不会奉事父母,这是生存教诲,做人的教诲。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