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手册 > 正文内容

用药时要过细观察不良应声

微客居2023年08月24日 09:46:27育儿手册384
因工作原因,无精力运营,欲转让该域名(weikeju.com 味可居,威客居、微客居)及数据 。合作联系方式:cnganen@wo.cn

 父母可定时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大便,确定有无寄生虫,是哪种寄生虫,并有针对性地选用驱虫药。因为有的驱虫药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只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切勿自认为孩子有虫,盲目服用驱虫药,影响孩子康健。

  驱虫药一样平常在枵腹时服用

  驱虫药可在饭后两小时服用,这时胃肠食物已根本排空,药物易与虫体充实打仗,驱虫结果更好。要是服药前1小时食用适量酸醋,有助于虫体的驱除。要是服药后较永劫间不排便,应适量服些泻药促便排挤。

  服药剂量要适量

  剂量不够,虫体没有被麻痹,虫体受到药物刺激出现游窜,易引起腹痛、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等,而且驱不出来。剂量过大,易中毒而且陵犯肝脏,因此,要克制常服或过量服用驱虫药。但是,肝、肾成果不全、脾胃衰弱、急性发热的儿童应慎用或禁用驱虫药。

  用药时要过细观察不良应声


 


  如左旋咪唑(驱钩蛔)、甲苯咪唑(愉逸士)、阿苯达唑(肠虫清)等咪唑类广谱驱虫药,极少数患者在服药后10—40天渐渐出现缄默少动、感情淡漠、头脑克制、影象力停滞和谋略力锐减等精神呆滞症状,有的有差异程度的意识停滞。国内曾产生一例服用两粒驱虫药导致半身瘫痪的。因此有咪唑类驱虫药过敏史或家属过敏史者儿童要慎用该类药物,并向医师阐明。

  两岁以下的幼儿慎服驱虫药

  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因此应慎用驱虫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站文章来源自创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如需发布您的商业信息,请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本文链接:https://weikeju.com/post/4191.html

标签: 1-3岁疾病

“用药时要过细观察不良应声” 的相关文章

宝宝上火有暗示 6个部位要盯紧

宝宝上火有暗示 6个部位要盯紧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律的作息,都有可能导致宝宝上火。但是大人上火了,我们能够自己判断,并尽快治疗,但是宝宝上火了,他又不能用言语清楚地告诉我们,怎么才能清楚地知道呢?其实,虽然宝宝不...

培养宝宝正常饮食习惯的5诀窍

培养宝宝正常饮食习惯的5诀窍

  1、饮食要定时定量   即使3-4个月的婴儿也要按时喂奶,不要一哭就喂。小婴儿一般3小时一次,夜间停一次。不定时喂奶容易导致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痛、呕吐或腹泻,喂得过饱势必会引起消化不良...

喂养小月龄宝宝 避开2错误行为

喂养小月龄宝宝 避开2错误行为

  一、嚼食喂孩子   有的家长(尤其是在农村)喂孩子时,先用自己的嘴把食物嚼烂,然后口对口地喂孩子;有的把嚼过的食物放在手上,再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抿到孩子嘴里。他们认为,这样可帮助孩子对食物的消...

手足口进入高发期 爸妈要留意

手足口进入高发期 爸妈要留意

  进入4月份以来,手足口病又进入发病数不断增多的抬升期。多地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示,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幼儿是高发人群,幼儿园及幼儿家长要做好防范。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模拟看病 宝宝不再害怕上医院

模拟看病 宝宝不再害怕上医院

  在医院,我们常常能听到小孩子“我不要看医生”、“我不要打针”等的哭闹声,看着他们早已满是泪痕的、因用力挣扎呼喊而涨红了的脸,做为父母的心疼又无奈。如果可以,我们宁愿受苦受累、需要看医生的是自己...

BB发烧别轻视 及时发现有技巧

BB发烧别轻视 及时发现有技巧

  专家表示,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热药。发现孩子发热后,首先要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同时还可以采取头部冷湿敷、温水擦拭、温水浴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