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手册 > 正文内容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季节性肠道疾病

微客居2023年08月24日 08:58:27育儿手册755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季节性肠道疾病,属中医外感泄泻范畴。《医学精要》指出:“泄泻本由脾湿,惟儿半是因风……”分析该病与以为外邪、湿滞脾胃、脾失健运有密切干系。

  其病变重点在脾胃、大小肠,临床体现为起病急,首先有上唿吸道症状,发热轻咳,继而出现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轻者每天数次,重者可达10余次,其性状为水样蛋花状或稀煳状,伴有少量黏液。根据体液丢失环境可出现差异程度的脱水症状,紧张者可见酸中毒及电解质混乱征象。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成果差,易受外邪侵袭,脾常不够,运化力弱,则肠胃易成湿浊内蕴之变。加上秋冬时节冷热交替,以为外邪,与肠胃内蕴湿浊相合,导致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降落,并走大肠而为泄泻。

  小儿秋季腹泻中药方

  ●寒湿型证见呕吐,大便色淡,清有数泡沫,臭气不重,肠鸣腹胀,遇凉加重,不思饮食,小便清,或伴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湿热型证见泻下急迫,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日数次或达十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急躁。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食滞型证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痛则欲泻,泻后痛减,腹胀呕吐,或嗳气酸馊,纳差少食,腹痛拒按,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治以消食化滞、去积止泻,方选木香槟榔丸、保和丸化裁:神曲、山楂、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莱菔子、连翘、半夏。

  ●脾虚型证见大便稀薄色淡,臭味不甚,食后则泻,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呕吐腹胀,面色萎黄,神怠倦怠。久则形体瘦弱,睡时露睛,舌苔薄白或腻,脉细沉或无力。治以健脾益气,除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党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薏苡仁、砂仁、葛根、陈皮、半夏、木香、莲肉、甘草。

  ●脾肾阳虚型证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或有泡沫,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气怯,哭声薄弱,或呕吐清涎,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补脾肾、化湿止泻,方选附子理中汤、防己黄芪汤化裁:附子、党参、白术、炮姜、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黄芪、防己、五味子、甘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站文章来源自创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如需发布您的商业信息,请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本文链接:https://weikeju.com/post/4183.html

标签: 1-3岁疾病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季节性肠道疾病” 的相关文章

遵循睡眠规律 母婴都能睡得好

遵循睡眠规律 母婴都能睡得好

  宝宝的夜半哭声总是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经。当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宝宝在早上总睡得很沉老是叫不起来,但是一到晚上,那两只眼睛就瞪得又大又圆的。其实,只要你们能够掌握好宝宝的睡眠规律,从此就不用怕宝宝的...

BB拉不出 妈妈别用肥皂帮倒忙

BB拉不出 妈妈别用肥皂帮倒忙

  宝宝便秘,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是用肥皂条、肥皂水、开塞露还是直接用手帮宝宝通便?这些方法都错了!以上的通便土法对宝宝的健康都有一定的不利,长期使用还容易使宝宝产生依赖,不利于宝宝的自主排便。如何帮宝宝...

宝宝上火有暗示 6个部位要盯紧

宝宝上火有暗示 6个部位要盯紧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律的作息,都有可能导致宝宝上火。但是大人上火了,我们能够自己判断,并尽快治疗,但是宝宝上火了,他又不能用言语清楚地告诉我们,怎么才能清楚地知道呢?其实,虽然宝宝不...

扫除3大眼病 长出BB迷人大眼睛

扫除3大眼病 长出BB迷人大眼睛

  每对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长得漂亮,至少也五官端正吧。在五官中,眼睛尤为重要,眼睛被认为是“心灵之窗”,一双漂亮的眼睛定能吸引不少羡慕的目光,眼睛发育良好,宝宝也会神气十足。但是,常见的三种...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1、抚触有利于宝宝的生长   抚触能够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受器官——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使机体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内分泌激素的活力增加,促进宝宝营养物...

让宝宝饿一饿 多少妈咪能做到

让宝宝饿一饿 多少妈咪能做到

  在传统育儿观念里,宝宝胃口好,吃得越多,代表他身体越健康。其实不然,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有句俗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