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饭菜添加调味料的4原则
调味品可以使菜肴的味道更加丰富美味,所以很多妈咪在烹饪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调料,帮助宝宝多多吃饭。可是,不是每一种调料都适合宝宝的,妈咪们若想要帮助宝宝在健康和美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一定要知道以下调味料的添加原则哦!
添加盐的原则
宝宝食盐过量的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宝宝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会影响宝宝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3、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
4、宝宝若是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宝宝应该怎样正确吃盐?
1、对于学龄前宝宝,每日吃盐量不可以超过2克。
2、低钠盐的含钠量大幅减少,却增加了钾和镁,而钾与镁能“排挤”体内多余的钠,且具有降低血压的积极作用,所以,妈咪们可以用低钠盐来取代普通的盐。
3、有的妈妈给孩子烹制食品时较少放盐,却疏忽了那些无形的盐。最常见的无形盐就是咸菜、咸鱼和腊肉,就连菠菜、深绿色蔬菜中都含有盐。为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盐分,妈咪要拒绝给宝宝食用那些含盐多的食物,对于含盐的天然蔬菜,烹饪时妈咪可以不加盐。
妈咪烹饪小贴士: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再放盐;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极易被黄曲霉菌污染,故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除去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之后再加入另一半盐;在做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添加酱油的原则
纯豆酱油更健康:
纯豆酱油是指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来制作的酱油,这种酱油因为它经过发酵以后,营养比较丰富。妈咪在选购酱油时,可以将酱油摇动,察看其泡沫的细致度,较绵密者就是纯豆酿造酱油,泡沫较大者是化学合成制造的,另外,大豆酿造酱油开瓶时会有浓郁的酒香,化学酱油则没有。
宝宝口味偏差 都是酱油惹的祸:
虽说宝宝吃酱油比吃盐好,但是小编还是建议宝宝要少吃酱油。如果宝宝吃酱油的量过多,会使他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发生偏差,也在无形中让孩子适应了较厚重的口味,将来的饮食中偏向于对作料、添加剂的口味依赖,易出现偏食、挑食现象。
酱油会变质 用完最好放冰箱:
根据统计,半数酱油都含有防腐剂。如果合法且正确使用,防腐剂对人体是有利无害。酱油中若不添加防腐剂或酒精度不够,不但容易发霉,更可能造成腐败细菌生长,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建议妈咪最好把酱油放在低温、不被直接曝露于日晒的地方,甚至可以放冰箱冷藏,才不会发霉或褐变。
妈咪烹饪小贴士: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因此烧菜时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添加鸡精的原则
味精、鸡精是什么?
味精:味精其实是谷氨酸钠,主要是会让食物更为鲜美。味精加热到100度以上时会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焦谷氨酸钠,有一定的致癌性。
鸡精:鸡精其实跟味精成分相似,但是里面加了一些鸡骨、鸡肉水解以后的鲜味。从营养上来说,可能比味精的营养价值更高一点,但是鸡精经过高温加热后一样对人体有害。
提倡原汁原味 宝宝最好远离鸡精:
如果菜肴里加入太多鸡精,宝宝食用后可能出现口舌干燥、发麻或头痛、恶心、心跳加速、颈部热麻等症状。除此之外,宝宝食用鸡精过多,会使血液中的锌从尿液中排出,造成急性缺锌症状,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小朋友若缺乏锌,会引起生长发育不良、智力减退,所以味精还是少吃为妙。
妈咪烹饪小贴士:
宝宝可以食用少量的鸡精。烹饪过程中受热达100℃以上时,味精就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因此,味精最好在菜炒好起锅时加入。
添加油的原则
动物油VS植物油:
动物油:牛油、猪油、羊油等动物油不利于宝宝消化,可能引起消化性腹泻。所以最好别给宝宝食用动物油。
植物油: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宝宝吃植物油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常见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香油:香油主要是以芝麻为原料做成的,它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E,抗氧化的能力特别的强。所以在给宝宝添加的食物中,适当添加一些香油调味,对宝宝有好处。
色拉油:色拉油经过精制油之后,有些营养成份已经丢掉了。相较而言,色拉油营养成分单一,长期食用不利于宝宝全面补充营养。
调和油:调和油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几乎都丢失。所以建议妈咪不要为宝宝选择调和油。
妈咪烹饪小贴士:
炒菜时当油温高达200℃以上时,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有害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还会使油产生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