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手册 > 正文内容

给小宝宝吃药 妈妈总做错6件事

微客居2023年08月17日 08:22:27育儿手册902
因工作原因,无精力运营,欲转让该域名(weikeju.com 味可居,威客居、微客居)及数据 。合作联系方式:cnganen@wo.cn

  我们都不希望宝宝生病,但是,宝宝抵抗力不如成人,换季时经常生病。在宝宝生病后,家长选择自行用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家长对药物知识的欠缺,儿童常常是错误用药的最大受害者。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以免出错。小编为此整理了宝宝用药的6大误区,希望可以给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人药

  有部分的家长因为对药物知识的缺陷,误认为对成人安全的药,小孩也可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到宝宝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危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生长或沉积于牙组织中变成“黄板牙”,故9岁以下小儿禁用。再如安痛定、索米痛、去痛片等常用退烧药含有氨基比林成分,易使小儿粒细胞迅速下降,有致命危险。还有的小儿服用感冒通后出现了血尿,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小编建议:作为家长,当宝宝生病的时候一定会心急如焚,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跟成人的药物给宝宝吃,当宝宝生病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去医院看医生,宝宝应该吃什么药,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跟住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作主张。

  二、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

  通常,父母对宝宝用药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时求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二是怕出现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以取的。现在小编就分析一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吧!

  ① 求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

  在宝宝生病的时候,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但是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只要加大用药剂量就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导致儿童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是药三分毒,药物是不可乱服用的。

  ② 怕出现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

  再者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都是要积累到一定浓度才会发挥最佳的药效的。如果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减量用药 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给以后的治疗造成困难。一些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见症状缓和时便停药,所以不能达到规定的疗程。这样容易使病原微生物死 灰复燃,再度大量繁殖,导致病症复发。

  小编建议:对于宝宝的用药,应该听从儿童专科医生的嘱咐,不要随意增减宝宝的药量。我们对宝宝的病情不了解,对药物也不是很了解,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应该按照医生开的处方用药,控制好药量,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

  对于宝宝的用药,一定要按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用。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这些小细节,父母们都要多加留意。还有要注意的是,不要急盼药效,频繁换药。任何药物治疗病症,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起作用,而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小编建议:不要因为心急,服用几次感觉没效果就频繁换药,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健康,要知道,药物要到一定浓度才会起药效的。只要父母按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宝宝的病症一定会被治愈。

  四、服药时间要正确

  宝宝用药时,一是要跟住医生的嘱咐,二是要看清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服用时间,药物一般分三种时间服用。一是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或2个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很多止泻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二是饭时服用:是指在饭前或饭后片刻服用。一些开胃的或帮助消化的药物应在饭时服用。三是饭后服用:是指饭后半小时或1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抗生素类等大部分药品都适合在饭后服用。要正确的服用药物,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还有的就是要避免用药断断续续不定时,药物在人体内必须达到和维持有效的尝试,才能起到治病作用。有些家长给孩子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不能坚持连续定时用药,就很难保证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耐药性和抗药性。

  小编建议:主要药物的用药时间,把握好正确的服药时间,才可以达到最佳的药效,使宝宝的病症早一步得以治愈。除了这个,因为有些药物是有特定的服药要求,要饭前或者饭后,不同是时间,药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正确把握好哦!

  五、药物放高处,避免宝宝误食

  通常宝宝在他们5-6个月以后逐渐能够用手抓东西了,而此时此刻的他们还没有危险意识,好奇的心理会促使他们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如吃进弹珠、橡皮、硬币、钉子、橡皮泥等等。宝宝极有可能因误吞了小东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气管,从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妈妈们真是不得不多加留意了。对于这样的情况,药物更加要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如果孩子误食了药物,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在上一点中提及过宝宝是不能服用成人的药物的,万一误食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把药物放在宝宝不能抓到的高处。

  小编建议:宝宝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当他们学会用手抓东西后,一抓到东西就会往嘴里塞,想感觉一下东西是否好吃,而药物是不能随便服用的,父母要一定要注意到这点,最好把药物放到宝宝不能抓到的地方,避免宝宝误服哦!

  六、喂药不可强迫,须避免呛入气管

  宝宝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有可能是因为药物很苦,或者是气味难闻。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捏着宝宝的鼻子、甚至是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的时候、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对大些的孩子可以应采取说服讲道理的方法;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千万不要图省事,喂药时不管不管宝宝会不会哭闹就捏着鼻子灌药,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样做宝宝极易呛到,造成气管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呕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为了避免这些意外发生,要使用正确的喂药方法。

  小编建议:宝宝生病是哭闹不肯服药是常见的事,但是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强迫宝宝,用硬的手段喂药,这样会导致呛到或者梗塞等意外发生,小编还是认为,应该用更科学的方法喂药,不要因为喂药而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后果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站文章来源自创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如需发布您的商业信息,请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本文链接:https://weikeju.com/post/2497.html

标签: 0-1岁疾病

“给小宝宝吃药 妈妈总做错6件事” 的相关文章

细数包裹新生儿的N大错误做法

细数包裹新生儿的N大错误做法

  准备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后容意发生全身反应,好似受到“惊吓”,而影响正常睡眠。   另外,新生儿一个人睡...

妈咪科学用药 巧治BB脸部湿疹

妈咪科学用药 巧治BB脸部湿疹

  宝宝脸上有湿疹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红红的点子不仅让宝宝难受也不利于美观。当宝宝脸上长湿疹时,很多妈妈很纠结,用药呢,怕药物会给宝宝带来不利影响,不用药看着也难受。妈妈应该如何科学用药帮宝宝治疗脸部湿...

BB拉不出 妈妈别用肥皂帮倒忙

BB拉不出 妈妈别用肥皂帮倒忙

  宝宝便秘,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是用肥皂条、肥皂水、开塞露还是直接用手帮宝宝通便?这些方法都错了!以上的通便土法对宝宝的健康都有一定的不利,长期使用还容易使宝宝产生依赖,不利于宝宝的自主排便。如何帮宝宝...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妈妈注意 给宝宝抚触的5大益处

  1、抚触有利于宝宝的生长   抚触能够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受器官——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使机体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内分泌激素的活力增加,促进宝宝营养物...

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 99%得靠妈妈?

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 99%得靠妈妈?

让孩子自己学习 应该在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怎么教育?教育什么?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曾经听身边的一些妈妈这样说过:“首先,数学和英语是必须学的,在素质教育里,美术和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么...

注意4类新生儿不适合母乳喂养

注意4类新生儿不适合母乳喂养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并非每个宝宝都适合母乳喂养。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指新生儿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征的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乳后会出现腹泻、严重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