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小宝宝使用抗生素的是与非
要做到正确使用抗生素,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抗生素究竟是一类怎样的药物,对哪些疾病最有效。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由此不难看出,用抗生素治病主要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假若用抗生素去治疗病毒性感冒就是一种对抗生素的滥用,不但无助于疾病的康复,还会给宝宝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抗生素还有哪些误解,究竟该怎样做到正确使用抗生素呢?
常见抗生素使用误区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引发炎症的原因多种多样,细菌可以引发炎症,病毒也可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有效,而对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抗生素消炎,并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来缓解症状。如果消炎时不加辨症,鲁莽地把抗生素和消炎药画上等号。宝宝稍有炎症症状,就急忙吃抗生素压一压,很可能不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给宝宝身体带来伤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滥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将会压制和杀灭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反而不利于对疾病的抵抗。
越贵的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效果越好
价格高低不是衡量抗生素药效好坏的标准,抗生素使用最好做到因人、因病,个性化给药。
首先妈妈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抗生素对所有细菌感染都有很好的疗效。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杀灭或抑制作用也会有侧重。比如价格低廉的红霉素对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疗效很好,而价格昂贵的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疾病反而不如红霉素有效。
另外,即使面对两种或多种抗生素都对该种疾病有效时,也建议优先给宝宝选择初级抗生素,这样一旦初级抗生素的疗效不够理想,或是宝宝对其产生抗药性,还有升级更高级抗生素的余地。
抗生素是治疗感冒的特效药
病毒和细菌都可能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冒有效。而事实上,80%的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抗生素对它是无能为力的。
宝宝感冒时,很多妈妈习惯自己用复方感冒药搭配一点消炎药(抗生素)给宝宝自行治疗。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宝宝是病毒性感冒,吃抗生素不但对治疗没有帮助,还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宝宝哪天真的感染了细菌,抗生素的药效反而不那么理想了,导致疾病越来越难治。
一种抗生素不管用,要马上换另一种
任何药物起效都需要一个过程,一般使用抗生素3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持续加重,才会考虑更换。
很多妈妈很心急,认为抗生素应该一用就见好。常常会发出:“怎么输着抗生素,孩子还烧啊?”这样的疑问。其实,抗生素起效需要一定的周期,不会立竿见影,一般2天左右才会显现效果。另外,抗生素疗效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给药途径不当或是宝宝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抗生素疗效。并不一定是药物本身不起作用。频繁更换药物会导致产生多种药物的抗药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几种抗生素一块吃,病好得快
联合使用抗生素会增加不合理用药因素,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不合理的联合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和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联合用药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最好避免联合使用。
不烧了就可以停药了
擅自停药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有些妈妈认为抗生素不好,希望尽可能减少抗生素使用,一看到宝宝病情好转,就擅自给宝宝停药。事实上,抗生素治疗是有周期性的,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不发烧了,并不代表体内的细菌完全被消灭,擅自停药,无法扫清残余细菌,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宝宝服药剂量是成人剂量减半
使用抗生素剂量必须科学,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副反应。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通常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病情、体重和体表面积计算得出。妈妈不要擅自给宝宝服用抗生素。一旦服用过量,反而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药量越大病好得越快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抗生素可以用来预防感冒
抗生素没有预防作用。
抗生素是用于抑制和杀灭细菌或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的,并不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等不良后果。
输液比口服抗生素更好
当宝宝病情并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妈妈未必一定要追求“药到病除”。
输液由于药物直接入血,不需要经过口服后消化吸收的过程,药效发挥的速度的确比口服要快。但是,当宝宝病情并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妈妈未必一定要追求“药到病除”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针对中耳炎等细菌感染,过早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复发。这是因为宝宝遭遇细菌感染时,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抗体。过早使用抗生素抑制病情,没有给机体形成抗体的时间,这样机体对下一次该种细菌的侵袭依然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对于没有使用过抗生素,且病情不很严重的宝宝,医生仍然建议从口服抗生素开始。
关于抗生素,妈妈还关心
什么是“广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是相对窄谱抗生素而言的。所谓“谱”就是范围的大小,相对来说有针对性的窄谱类抗生素更安全,更实用。如果明确了解致病微生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先从窄谱抗生素用起。但如果宝宝出现全身症状,又难以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总的来说,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
白细胞高就一定要吃抗生素吗?
借助血常规判断宝宝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一种推测性诊断。通常细菌感染引起白细胞增高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并不排除某些病毒感染,比如川崎病也有引发白细胞增高的可能。医生借助血常规结果,和对宝宝症状的综合分析,对病情做出推断,如果细菌感染的几率很大,就会建议宝宝服用抗生素,但这其中不排除有一定程度的误差存在。因此,妈妈也不能一味凭借宝宝的血常规报告,就做出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决定,血常规在判断宝宝病情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参考。宝宝服用抗生素3天,病情仍无明显好转,仍高热不退的话,就要及时再次就诊。
如何应对抗生素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非常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医生可能会视情况选择给宝宝停药。如果仅仅是轻微的恶心、呕吐或腹泻,妈妈可以在服药前稍微让宝宝吃些东西,也可在两次药之间给宝宝服用一些益生菌。
皮疹:宝宝服用抗生素后如果出现皮疹,可能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但也不能排除是疾病本身引起的症状。妈妈一般很难自行判断,为最大限度避免延误病情,最好能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Tips:C反应蛋白检查是什么?
很多妈妈发现,医生在给宝宝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同时,往往会进行一种叫做“C反应蛋白”的检查。这种检查是做什么用的呢?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可帮助医生判断宝宝感染的严重程度。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C反应蛋白检查是有意义的。